關於蘆竹湳


蘆竹湳社區位於苗栗頭份工業區旁。古時的蘆竹湳,因為位處中港溪流域出海口的右岸,漢人未進入開發前地勢低窪、四處蘆竹叢生,因而得名。約於1739年(清治時期),福建漳州漳浦縣人陳清(1715 ~ 1789),首先進入蘆竹湳開墾。隨後漳州漳浦縣人陳惟德、陳敬、林澤生及漳州府平和縣人的陳貞、李山下亦進入蘆竹湳墾荒,為蘆竹湳庄的主要六大家族;至今,蘆竹湳社區已有300多年歷史。


一切都是為了「家」


民國57年起,因為社區範圍被劃分為工業區而限建,將近50座的三合院、300年的歷史軌跡也因此得以保存,但隨後社區的沒落以及對於工業區的不滿,人走了、房子垮了,家也漸漸不再是家了。在地居民們不願看見自小生長的家鄉逐漸凋零,民國九十五年(2006),在陳世政、林光文、許金輝、陳銘聰、陳天壽、溫百慶等人的號召下,成立了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,著手進行蘆竹湳三合院聚落的保存,以及社區傳統古厝文化的延續。社區的居民、離鄉的游子,看見了「家」的美好價值,開始集資集力與大家共享他們眼中的蘆竹湳。除了日常的社區活動外,「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」也是在這樣的用心之下,由社區大哥們共同打造出來的特色節慶。


2022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


2014年是蘆竹湳好采頭藝術祭的起點,因為社區大哥們憶及幼時社區的元宵節,雖然沒有太多資源過節,但眾人依舊能就地取材發揮創意,將蘿蔔挖空、雕刻後,點上蠟燭成為匠心獨具的燈籠,熱鬧的提著蘿蔔燈籠穿梭在社區之中過節。憑藉著對於社區過往節慶氛圍的嚮往,以及無條件付出的熱情,由林光清董事長、協會的陳世政總幹事以及古厝風情館的許金輝館長一同發起了2014年的「蘆竹湳元宵好采頭祭」,為的就是要讓社區重返過往節慶的熱鬧景象,也讓蘆竹湳這個「家」能重新在社區居民心中被點亮。

元宵節是台灣人重要的節慶,這個擁有三百年歷史的老聚落蘆竹湳,更是重視這個傳統,結合了在地習俗與藝文活動的「好采頭藝術祭」,已是苗栗元宵節的重要盛事。在這個滿是三合院的聚落,充滿了家的溫馨意象,更營造返家的溫馨氛圍,讓過年期間南來北往的遊客,來到蘆竹湳像回家一樣的舒心,傳統樸質的雪白蘿蔔燈,照亮著每位在人生職場辛苦打拼、抑或著飄盪不移的遊子,找到回家的路途。

今年以「歸來,轉來」為主題,這裡是村民們的家和回憶,也為孩子和旅人創造了新的回憶,是每一個人的家,也是我們的堅強後盾,無論遇到磨難或挫折,希望大家都能想起我們還有個家,能夠無所畏懼的向前行,也要時時想起家、記得回家看看家人。今年活動有「家窗計畫」藝術陪伴展、蘿蔔燈遶境、乞龜等,期望蘆竹湳的孩子都能回家,也歡迎旅人回來看看,感受來自家聲聲的關心中,那份最純真的善意與初心。